全球最大化妆品原料厂员工确诊新冠 化妆品供应链或将断裂
全球涂料网讯:
疫情之下,国内多个行业受到冲击,发展艰难。全球疫情的大规模爆发,又让化妆品原料主要生产地欧洲成为疫情重灾区。刚刚疫情中爬起来的中国化妆品产业还没来得及松口气,就又陷入了新一轮的窒息当中。
近日,全球化工业龙头德国巴斯夫集团表示,公司总部路德维希港的一名员工被确诊为新冠肺炎,目前感染者及其亲密接触者,包括所有路德维希港员工均已居家隔离。目前德国疫情还未得到有效控制,此次大规模员工居家隔离恐将导致巴斯夫路德维希港工业园停产。
作为全球最大的化妆品原料供应厂商,巴斯夫的客户跨度较广,中国多家知名化妆品企业,例如拉芳家化、环亚集团等均与其有合作关系。一旦巴斯夫停产,化妆品原料紧张,中国多家化妆品企业的产品供应量将会受到很大影响。
除此之外,今年3月初,瑞士香精香料制造商奇华顿因为一家工厂的访客检测出新冠肺炎阳性也宣布局部暂时停工。
为缓解多家化妆品企业的焦虑,奇华顿在官网特别强调,公司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工厂,将尽量“减少新冠病毒对公司运作的影响”。但承诺归承诺,工厂的停工,对公司产能影响仍然存在。
中国化妆品行业起步较晚,在营销上尚可,但论及核心技术,始终差点意思。
近些年来,虽然一些国产化妆品品牌一直在为突破技术壁垒而努力,像油脂、基础保湿剂、甘油这种需求量大、技术壁垒不高的原料基本实现自产自销。但稍微高级一点的,例如活性物、研发水平较高的原料还得依赖欧美进口。而其他相关原料例如多肽等,虽然可以利用合成技术掌握一部分,但在功效和稳定性上还是无法和进口原料相提并论。

短期内冲破不了的技术壁垒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国化妆品产业的发展,疫情期间无法实现的进口自由对于国内化妆品企业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化妆品领域研究人员表示,面对疫情,有囤货习惯的企业或许还能支撑3-5个月,要想保证长期供应,需要重新寻找替补原料供应商,或许可以将目光放在中国本土和东南亚地区。
像市面上常见的的A醇、烟酰氨、水杨酸、熊果苷等成分,在中国和东南亚国家有很多厂家可以生产,但像活性物这种早早地在欧洲抢注专利的重要成分,很难找到替代品来代替。

在无法找到等价替代物的情况下,大牌化妆品公司焦头烂额地想着法子弥补损失,而那些不使用进口化妆品原料的本土化妆品品牌却意外躲过一劫。
目前,多数大牌化妆品的囤货较为充足。但鉴于活性物的保质期较短,品牌一次不会采购太多,如果疫情一直延续到7、8月份,多数大牌化妆品供给短缺会更为严重。
同时,不少大牌化妆品为凸显优势,平时最简单的原材料都是依赖进口,而今卖点沦为泪点,竞争优势荡然无存。
大牌化妆品暂时的低迷状态或许给予了国产化妆品品牌展示自己的机会。疫情之下,究竟会不会冲出一匹扛着国产化妆品大旗的黑马?让我们拭目以待!
微信公众号
热点资讯
|
|
资讯排行
- 总投资3.45亿元、年产6万吨高端功能性涂料即将投
- 杜邦公司荣膺三项2025年度全球百大科技研发奖
- 钛白粉龙头企业突发事故!5死1伤!
- 8月份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出厂价格同比下降5.
- 推动家居新材料技术革新!三棵树“实木水漆板”获评“
- 1亿元!新凤鸣拟收购大股东旗下资产
- 雅图高新冲刺IPO
- 多乐士发布2026全球色彩趋势 ——律动绚蓝,让生
- 赢创新设工业服务公司
- 6.38亿美元,科威特石化入股万华化学
- 锚定“好房子”战略!三棵树亮相2025涂博会以绿色
- 三棵树商业空间艺术漆赋能美的ALSO酒店,塑造企业
- 山东推动工业经济稳健增长
- 山东一大型化工厂发生闪爆事故?官方辟谣声明来了!
- 涂料展丨2025中国国际涂料博览会在上海圆满闭幕—